目前分類:德育 (22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【天帝憐憫謝端少孤且恭慎自守,故使白水素女權為守舍炊烹。】

 

晉安帝時,謝端,少喪父母,無有親屬,為鄰人所養。

至年十七八,恭謹自守,不履非法。

因未有妻,鄰人規為娶婦,未得。

晚睡早起,躬耕力作,不分晝夜。

 

於邑下得一大螺,如三升壺,以為異物,取歸,貯甕中。

畜之數日,每早至野還,見其戶中有飯飲湯火,如有人為者;初謂鄰人為之惠也。

數日如此,便往謝鄰人。

鄰人曰:「吾初不為是,何見謝也?」端又以鄰人不喻其意。

然數爾如此,後更實問。

鄰人笑曰:「卿已自取婦,密著室中炊爨,而言吾為之炊耶?」

默然心疑,不知其故。

 

後以雞鳴出去,平早潛歸,於籬外竊窺其家中。

見一少女,從甕中出,至灶下燃火。

便入門,徑至甕所,視螺,但見女。

乃到灶下問之曰:「新婦從何所來,而相為炊?」

女大惶惑,欲還甕中,不能得去,答曰:

「我乃天漢中白水素女也。

 天帝哀卿少孤,恭慎自守,故使我權為守舍炊烹。

 十年之中,設使卿居富得婦,自當還去。

 而卿無故相窺,吾形已見,不宜復留,當相委去。

 雖然,爾後自當少差。勤於田作,漁采治生。

 留此殼去,以貯米穀,常不可乏。」

請留,終不肯。時,天忽風雨,翕然而去。

 

遂為立神座,時節祭祀。

而後居常饒足,然不致大富耳。

於是鄉人以女妻之。後任至令長。

 

(晉《搜神後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好心把他人遺失的錢還給失主,失主卻救了自己的兒子。】

 

清朝 哈九開飯店,有一江浦人借火於,遺銀一袋而去。

見之,自思此人失銀,未必能知失於此;遂追至江岸還之,其人大喜。

 

江浦人渡江,見大風覆一舟,二十餘人落水

其人自思:「譬如哈九不還我銀,何不拿來做些好事?」

遂呼漁舟:「救得一人,謝銀五兩。

漁舟爭撈,只救得一人。

問之,則哈九之子也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交財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舟師拾得遺財,歸還失主,婉謝酬金,反得財寶。】

 

舟師,姓餘干人。

與其子載商人至瑞洪,商遺金一袋而去。

整理船艙得金,懼子見之,乃收置灶灰中。

 

子欲發舟去,故遲延半日。

商返覓金,舉以還。

商請均分,堅不聽。

商籲天拜謝而去。

 

其子恚曰:「橫財入手不能享,乃舉以還人!」

笑曰:「吾父子終日棹舟,尚不能飽暖,橫財豈易享耶?」

 

命子發舟去,其子不聽,自運舟。

舟旋轉不動,如有物礙其舵。

乃入水驗之,得一皮箱,內盛二百餘兩,遂成富室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交財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飢荒年代,邵靈甫巧妙運用儲糧,建設地方兼救濟飢民。】

 

邵靈甫宜興人,積穀數千石。

遇著荒年,有人勸他出售,靈甫說:「是圖利也。」

有人勸他賑粥,又說:「是好名也。」

 

但他將藏穀盡數發出,做了兩件大利於人的事。

第一,僱工築路,自縣至湖,計四十里;這對地方交通,關係極大。

第二,開浚橫塘水道,計八十餘里,這對市鎮間的水上運輸,有很大的效用。

當他的計劃一提出,邑人爭來應募,所有饑民皆賴全活。

 

靈甫利用積穀,開「以工代賑」之風,不能不服其仁心仁術了。

他活到九十幾歲,後代也十分發達。

 

(李圓淨《人鑑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龐涓嫉妒孫臏而害之,最後自刎而死。】

 

戰國時,龐涓孫臏同在鬼谷子處求學。

 

掌軍,忌己,來,刖廢腳,以可無憂。

不備,逃齊國

 

齊王為軍師戰

馬陵山下埋伏,計,亂箭射之。

見勢去,自刎而死。

 

(李圓淨《人鑑》西漢 司馬遷史記)

 

試想,朋友之間不講信義,結果竟會弄到這般田地,豈不可怕!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沈心松性情溫和,處處為人著想,對待婢僕有如朋友。】

 

沈心松袁了凡之姑夫也。了凡曰:

 

公為人平易近人,未嘗口道人過。

與人言語,煦煦惟恐傷之。

怒罵之聲色,不加於婢僕。

 

嘗赴宴,夜深,僕從皆醉,公自操舟而歸。

既登岸,命諸僕之妻,各扶其夫安寢。

及旦,公仍未起。

吾姑夫人催之曰:「汝何唯獨今日晚起乎?」

公曰:「恐諸僕見我而慚。且待其下田作業,吾徐起未晚也。」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寬下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牛弘的牛被弟弟殺死,只當做沒這回事。】

 

牛弘,字里仁

,好酒而酗。

嘗醉,射殺駕車牛。

還宅,其妻迎謂曰:「叔射殺牛!」

直答曰:「作脯。」

坐定,其妻又曰:「叔射殺牛,大是異事!」

曰:「已知。」

顏色自若,讀書不輟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和睦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吳猛臥父母旁讓蚊蟲叮咬;父母亡,守墓不畏亂賊。】

 

舍人名,字世雲,性至孝。

 

小兒時,在父母傍臥,時夏日多蚊蟲,而終不搖扇。

同宿人覺,問其故,答云:「懼蚊蟲去齧我父母爾。」

 

及父母終,行伏墓旁。

賊縱暴,焚燒邑屋,發掘墳壟,民皆逃竄。

在墓側,號慟不去;賊為之感愴,遂不犯。

 

(晉《搜神後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時時觀照念頭,一起貪念立即壓制,即使遭遇水難也淹不死。】

 

金陵有數十人渡江,中流風驟;

忽聞空中語曰:「黑額者!」

黑額者自思:「空中既指我,何為累眾人?」

遂跳入水。舟隨覆。

 

黑額者附一漂木至岸,不死。

人異而問其素行,曰:「生平亦無善可紀。每思人生壞在一「貪」字;故「貪」念才起,便以「恕」字壓之,遂不敢作便宜事耳。」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存心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范純仁誡子:以要求他人的心態來要求自己。】

 

范忠宣純仁,每戒其子曰:

「人雖至愚,責人則明;雖有聰明,恕己則昏。

 人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,恕己之心恕人,不患不到聖賢地位。」

 

有友請教於公,公曰:

「惟儉可以養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」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性行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羅倫寧願耽誤自己考試日期,也要先還他人遺物,後得金榜題名。】

 

羅倫永豐人。

成化二年,往京會試,路過山東,僕人在旅舍旁拾得金釧一支。

待路上走了五天,愁費用不夠時,僕人才將這事說出。

主張物還原主,僕人卻怕耽誤了試期。

羅倫認為這必是婢僕們的一時疏忽,如果主人追究,怎麼了得,於是星夜趕回原處。

果然是婢女因撥水而遺落的,被主人拷問,正要尋死;

主人又疑心或妻私送,妻也正想投繯自殺。

歸還金釧,當下全活兩命。

鄰人有信因果的,都預期他會得到狀元。

羅倫趕到京城,已是三月初四了,倉皇地入場應試。

榜發,果然大魁天下。

 

(李圓淨《人鑑》略釋)

 

寧冒誤期之險,也要救人之命,其發心之大,天必憫之而賜福也。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浪費菜餚的人不會有大成就。】

 

古時雪峰欽山同在溪邊洗腳。

 

欽山見有菜葉,喜道:「此山必有道人,可沿流尋訪。」

 

雪峰不高興地說:「你智眼太濁,他日如何辨別人?他這樣不惜福,為什麼要居山!」

 

入山,果無名僧。

 

(李圓淨《人鑑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原諒婢女所犯之大錯,得貴子之報。】

 

司徒馬森之父,年四十始得子。

生四歲,眉目如畫,夫婦寶若拱璧。

 

一日,婢抱之出外,從高處失手跌下,傷左額而死。

馬公見之,即令婢奔匿,而自抱死兒入。曰:「吾自誤跌死者。」

婦驚痛,撞公倒者數次;索婢撻之,無有也。

 

婢走母家,言其故。

婢父母感泣,日夜籲天,願公早生貴子。

 

左年果生子。左額宛然赤痕,即司徒也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寬下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許武在雙親亡故後,細心耐心地教導幼弟使令成材。】

 

許武文長,早孤,有二幼弟。

身事耕種,二弟雖未勝耰鋤,必使從旁觀看。

夜則挑燈讀書,使二弟坐於席側,口授句讀,細為解說。無刻不訓以道義之方、成人之事。

稍不率教,輒跪家廟前云:「自己無德,不能化誨,願父母有靈,啟牖二弟。」

二弟號泣請改乃起,終不以疾言厲色相加也。

室中只設一榻,三人同寢。

 

有勸娶者,答曰:「娶妻易生嫌隙,恐傷吾手足之情。」

先與二弟議親,後方自娶。

二弟俱學成,並得選舉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和睦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王昶告誡子侄:若人毁謗,當自我反省。】

 

王昶戒子與侄曰:

「人或毀己,當退而求之於身。

 若己有可毀之行,則彼言當矣!

 若己無可毀之行,則彼言妄矣!

 當,則無害於彼,妄,則無害於身,又何反報焉?

 則其道在反己也。」

 

(北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鑑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徐積以父諱,生平遇石不踐;母卒,居喪廬墓,哀呼問視,一如生時。】

 

徐積仲車淮安 山陰人。

生三歲,父卒,晨昏匍匐求其父,甚哀。

幼讀孝經,輒流涕不能止。

既冠,從胡安定學,深得正心誠意之旨。

事母謹嚴,非有大故,未嘗離其側。

每日衣冠問候,備物而養,如有所失。

應舉,不忍離親,遂徒步載母入京。

 

以父諱,生平遇石不踐。

或告以難避,曰:「吾豈故避之。吾見之,惕然傷心,乃思吾親,不忍加足其上耳!」

 

母卒,號慟嘔血,水漿不入口者數日。

居喪廬墓,率合古禮;哀呼問視,一如生時。

卒諡孝節先生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孝順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抵世常以貌取人,錯失親供神僧的機會。】

 

抵世常中山人也,家道殷富。

太康中,禁人作沙門。

世常奉法精進,潛於宅中起立精舍,供養沙門,法蘭亦在焉。

僧眾來者,世常無所辭卻。

 

有一比丘,姿形頑陋,衣服塵敝,跋涉涂濘,來造世常

出為作禮,命奴取水,為其洗足。

比丘曰:「世常應自洗我足。」

曰:「年老疲瘵,以奴自代。」

比丘不聽許。

世常竊罵而離比丘。

便見比丘神足變身八尺,顏容瑰偉,飛行而去。

世常撫膺悔歎,自撲泥中。

家僧尼及行路者五六十人,俱得望視;

見在空中數十丈上,了了分明;

奇芬異氣,經月不歇。

 

(南朝齊 王琰《冥祥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愛犬善解人意,方便救護主人。】

 

太和中,廣陵生,養一狗,甚愛憐之,行止與俱。

因暗行,墮於枯井中,狗呻吟徹曉。

人過,怪此狗向井號,往視,見

曰:「君可出我,當有厚報。」

人曰:「以此狗相與,便當相出。」

曰:「此狗曾救我,不得相與,餘即無惜。」

人曰:「若爾,便不相出。」

狗因下頭目井。

知其意,乃語路人云:「以狗相與。」

人即出之,繫狗而去。

卻後五日,狗於夜自走歸

 

(晉《搜神後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劉君祺吞兄遺產,最終突然橫死。】

 

信州 劉君祥,子尚幼,臨死對弟君祺說:「若我死後,弟能為我保全家財,地下決不忘報。」

哪知君祥一死,君祺就設計將姪逐出,吞沒家產。

 

五年後,鄰人張善祥忽於路中遇見君祥

君祥哭說:「吾子為弟所害,這有信一紙,多勞轉致。」

善祥聽說,才悟到君祥早已去世,不覺大驚。

回到家中,即將信函轉交,君祺一時還不信。

 

一日君祺正和客人共飲,忽大叫道:「兄來也!」嘔血數斗,兩手如懸而死。

 

(李圓淨《人鑑》略釋)

 

凡屬孤兒,都無依傍。若趁機騙害,或佔田產,或奪財物;當知我既欺人之孤,天必嫉我之惡,報應之來,是毫釐不爽的。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王曾好心代人還錢,最後被封為沂國公。】

 

王曾赴試,在旅館中,聽見母女二人哭聲悲切。

從鄰人處探問,知因所欠官錢,無法清償,迫將女兒出賣,故此哀哭。

王曾到她們家問清楚後說:「你的女兒賣給我吧。仕宦往來,相見也便。」

即將所欠官錢照數付清,約定三天後娶女。

三天過了,不見人來,老母心焦,到旅館找人。

館主說:「王曾已去數日,有書信遺下,託我轉交。」

那知信中未提錢銀之事,只叫她選擇好的人家婚配。

後來王曾三元及第,封到沂國公

 

(李圓淨《人鑑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