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德育 (22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楊榮先祖積陰德,三代皆一品。】

 

楊榮勉仁建寧 建安人,先世以津渡為生。

 

時,久雨溪漲,橫流衝毀民宅,溺者順流而下。

他舟皆撈取貨物,之曾祖及祖唯救人而貨物一無所取。

鄉人嗤其愚。

 

至父伯成生,家已裕。

 

後有神人化為道者語伯成曰:「汝祖父有陰功,子孫當貴顯,宜葬某地。」即今白兔墳。

 

,封三代皆一品,累世貴盛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黃兼濟嘉惠人民,受神禮遇,受官敬拜。】

 

北宋 黃兼濟成都人。

時,忠定公 張詠成都知府,夜夢謁見紫府真君

接語未久,吏忽報:西門 黃兼濟承事至。

乃見頭包幅巾,身著道服而入。

真君降階接之,禮頗隆備,且坐之上,詳詢款待,似有欽歎之意。

 

翌旦,即遣人至西門,且令著常服來。

至,果如夢中所見。

乃以所夢告之,並問:「平日有何陰德,蒙真君厚遇如此,且居某之上座耶?」

曰:「無他長,唯每年禾麥熟時,以錢三萬緡收購。至明年禾麥未熟,小民艱食時賣之,價值不增,升斗如故。在我,初無所損,而小民得濟所急。」

歎曰:「此承事所以坐某之上也。」

乃令二吏掖扶而四拜之。

 

後無疾而逝,子孫大顯。

 

(宋 李元綱《厚德錄》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魏時舉為人著想,於歉收年賣半價穀。】

 

魏時舉北魏 鉅鹿人。

 

值歲歉收,穀價昂貴,乃開倉售穀,價唯取人之半。

嘗語人曰:「凶歲之半價,即豐時之全價,營收雖少而又何損?若未遇歉收,能多得利乎?」

 

生子收節,累官僕射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裴章另有所愛,薄待原配,遂失祿位,並短壽命。】

 

裴胄河東人,鎮荊門州,有子名

 

時,有僧曇炤能知吉凶,作客所,見,言其官位能過於父。

 

弱冠,娶氏女。

 

經數年,移鎮太原

隨父行,棄妻於,過門不入,別有所攜。

氏自感薄命,褐衣束髻,食素,讀佛書。

 

一日,曇炤太原,訪敘舊。

而驚曰:「貧道十年前,曾言郎君必貴。今卻削盡,何也?」

自以薄待妻事告之。

僧曰:「夫人生魂訴於上天,帝以罪處君矣!」

旬日後,為其下所殺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存心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李謙多次出財粟救濟鄉人,活至百歲,福蔭子孫。】

 

李謙嘗於農作歉收年,出粟千石貸予鄉人。

明年又歉,人無力償,即當眾焚借券。

明年大熟,人爭償之,不受。

明年又大歉,復竭家財,設粥濟貧;有死者,即助殯葬。

 

或曰:「子陰德大矣!」

曰:「陰德猶耳鳴,己自知之,人無知者。今子已知,何足稱為陰德?」

 

後,壽至百歲,子孫多顯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略釋)

 

編者評曰:

李謙之施濟,大矣,何可復議?

遇歉而焚券,誠盛德也。

大熟而人爭償,可先受之,遇歉再貸,即可為鄉人長備此千石粟;不受則不繼,後雖竭家財,只能設粥以濟耳。

所論陰德,乃顯發微妙之言也。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全琮運米貿易遇饑荒,便全用來賑災,後成駙馬又封侯。】

 

東吳 全琮子璜吳郡 錢塘人。

,簡默沖退,好積聚。

 

嘗使齎米千餘斛至市貿易。

時值旱荒,皆以之賑饑貧,空船而返。

父責之,對曰:「愚因貿易非急而民正有倒懸之難,故隨賑給,不及啟父也。」

父深奇之。

 

後,仕於,娶孫權孫魯班成駙馬,後更封錢塘侯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略釋)

 

袁了凡曰:

「凡係世家,未有不由祖德深厚而科第綿延者。

 予昔教於當湖 氏,見其堂中掛一軸文字,乃其先世兩代出粟賑饑而人贈之者。

 文中歷敘先祖濟饑之人,子孫皆膺高位,謂他日氏必有顯者。

 今自東濱公而下,三代皆為九卿。」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伏湛做太守,在兵亂饑饉時,以奉祿賑鄉里,自食粗糲。】

 

伏湛,字惠公琅琊 東武人。

性孝友,少傳父業,教授數百人。

 

更始年,為平原太守。

時,兵起,天下驚擾,歲又大歉,而獨晏然,教授不廢。

謂妻與子曰:「一穀不登,國君徹膳;今民皆饑,奈何獨飽?」

乃共食粗糲,分奉祿以賑鄉里,來食者百餘家。

 

後,官至司徒,封侯,子孫世爵。

 

(劉宋 范曄《後漢書-伏湛傳》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略釋)

 

不必論所分多少,只此一念,便堪封侯數世。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貧窮鮑宣娶富家女,妻去華飾與夫共苦。】

 

鮑宣渤海人,娶妻氏,名少君

嘗依少君父讀學,父奇其清苦,故以女妻之。

 

時,嫁妝甚盛,不悅,謂妻曰:「少君生於富家而驕寵,素習美飾,而吾實貧賤,不敢當禮。」

妻曰:「父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,故使賤妾為妻。既奉承君子,唯命是從。」

曰:「能如此,乃吾願也。」

妻乃悉還華麗服飾,改著短布裳,與共挽鹿車而歸鄉里。

拜姑畢,提甕出外汲水,修行婦道,鄉邦稱之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和睦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黃汝楫用兩萬己財贖兩千人,感得五子登科。】

 

黃汝楫紹興人。

 

宣和年中,方臘犯境,汝楫盡埋其財,欲逃難。

聞賊掠得二千人,閉於空室,脅以金帛贖之,否則殺。

汝楫乃悉掘所埋共二萬緡,交之賊營以贖眾命,二千人遂皆得歸。

眾往謝汝楫,歡聲如雷。

 

汝楫夜夢金甲神從天而下曰:「上帝有敕,以汝活眾人,賜五子登科。」

後,其子,俱登甲第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李圓淨《人鑑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嫂被繼母虐待,鄒偀常護之,遂四子中進士,高壽乃亡。】

 

鄒偀朝人,生母早亡,父續弦。

 

兄娶妻氏,繼母惡之,常不給飲食,私以己食予嫂。

 

繼母苦役必與嫂俱。

 

嫂有過,不令嫂知,先引為己罪。

 

母每打則跪而泣曰:「女他日不為人婦耶?有姑如此,母樂乎?何令嫂之父母日蹙憂女之眉耶?」

母怒,欲打

曰:「願為嫂受罰,嫂無罪。」

母徐察之。

 

後,嫁為士人妻,歸寧,抱數月兒,嫂置諸床上。

兒偶墜火爛額,母大怒。

曰:「吾臥於嫂室不慎,嫂不知也。」

兒遂死,嫂悲悔不食。

不哭,好語慰嫂曰:「嫂在意耶?我夜夢凶兒當死,否則我將不利。」

即強嫂食而後食。

卒勸母成慈。

 

嘗病,嫂為之素食三年。

五子,四登進士。

後,年九十三而卒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和睦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Dec 01 Mon 2014 06:00
  • 義倉

長孫平見常有水旱災,想出以民濟民的方法。】

 

開皇三年,度支尚書長孫平見天下州縣多罹水、旱災,百姓不能自給。

即奏請:令民間每秋,家出粟麥,貧富差等,儲之閭巷之社,以備凶年,名曰「義倉」。

委由社司執帳檢校,每年收積,勿使損敗。

若時或不熟,當社有飢饉者,即以此穀賑給。

 

(唐 魏徵 等《隋書-長孫平傳》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略釋)

 

儲之於社,仍是藏之民間也。

社司檢校,則官制其籍,人不得短少侵盜焉。

以濟凶年,無異發諸故廩而食之也。

 

(現在的全民健保也有類似的精神。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五媳婦中,四長媳素相爭鬥;幼媳入門,以寬宏恭敬之法化解。】

 

家兄弟五人,娶媳者四矣。

各因女婢語,日日有爭言,甚者,鬩牆操刃。

幼弟娶媳,氏;臨嫁,姻族皆以為憂。

女曰:「木石鳥獸,吾不知如何與彼相處,世上豈有不可相處之人哉?」

 

小媳入門,事四妯娌執禮甚恭。

妯娌有缺乏,小媳曰:「吾有。」即予之。

 

姑有役其妯娌者,妯娌相視不應其命。

小媳曰:「吾後進,當勞,吾為之。」

 

娘家有果肉之饋,小媳召諸子姪分予之。

 

妯娌不食,小媳未嘗先食。

 

妯娌各以怨言告小媳者,小媳笑而不答。

 

小媳婢以妯娌之言來告,小媳笞罰之,尋向妯娌認罪。

 

嘗著錦衣抱其妯娌兒,適便溺,妯娌急接之。

小媳曰:「不急,恐驚兒也。」了無惜意。

 

歲餘,四妯娌自相謂曰:「五嬸大賢,我等非人矣!年長卻為彼所笑。」

乃和睦相處,終身無怨語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和睦》略釋)

 

袁君載有云:

「家不和,多由婦造,其原又多出於婢妾。

 蓋此輩無識,以傳遞他人背後之言為忠於主母。

 稍一聽信,則必日日造虛妄,使主母與人深成仇隙;

 而彼且揚揚得意,自以處於心腹也。」

足徵氏四妯娌之相爭,各因女婢語。

若小媳不笞女婢以告妯娌,女婢之語豈遽肯罷也?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耿壽昌提出利國利民的建議,被封為關內侯。】

 

耿壽昌西漢宣帝時大司農中丞也。

時,連歲豐收,穀一石僅五錢,農人少利。

壽昌奏言:

「故法,每歲漕運關東穀四百萬斛至京,用卒六萬人。

 今宜就近購三輔弘農河東上黨太原郡穀,足供京師,可省關東漕卒過半。」

又白:「令邊郡皆築倉,穀賤時,增價而買以利農;穀貴時,減價而賣以濟貧,名曰常平倉,民便之。」

上乃下詔,賜壽昌關內侯

 

(東漢 班固《漢書-食貨志》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書生起妄想欲娶鄰女為妾,隨即被陰間記錄處罰。】

 

長洲某庠生赴友家以文會友,作「智者樂水」一文,極得意,同輩亦稱讚之。

庠生醉歸,作妄想:「我得第後,當娶鄰女阿庚為妾。為阿庚構造曲房,織成綺麗衣飾。」

妄想紛飛,三更未睡,其妻促之。

庠生口含茶水噴其面,戲罵:「醋甕!醋甕!」

 

有一受雇抄書者被土地攝去寫冊。

見庠生冊有朱批云:「想,雖逐妄境,實因人起。於正月十七,到松陵驛凍餓一日。」

抄書者醒,記於壁。

 

十七日,抄書者到訪庠生家。

庠生正拭衣整履,赴岳家之召,將遊覽梅西山

舟過通津橋,觸巡江使者舟,舟人皆被縛執。

庠生以生員免縛,而被拘於船頭。

待舟被帶至吳江,停於松陵驛前,始釋之。

庠生飢凍幾死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存心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明仁宗救民之窮擺第一優先。】

 

洪熙年,有使自南京還,帝問所過地方何似。

對曰:「山東,民多乏食,而官徵夏稅方急。」

帝立召楊士奇,令草詔免稅糧之半。

士奇請傳諭戶部。

帝曰:「暫緩之。救民之窮當如救焚拯溺,不可遲疑。」

即命中官取紙筆,令士奇立寫詔書。

 

呈覽畢,用璽,遣使齎行。

帝始顧士奇曰:「汝今可語戶部,朕悉免之矣!」

左右咸言:「地方千餘里,未必皆無收穫,宜有分別,庶不濫恩。」

帝曰:「恤民寧可過厚!朕為天下主,豈與民尺寸計較耶?」

此乃真萬世之法矣!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妯娌相敬相助,公私分明。】

 

張孟仁氏,弟仲義氏。

 

妯娌共處一室紡績,寸絲不入己房。

 

人有所饋,俱納於姑;臨用,則請後取之,不問孰為己物。

 

之娘家富,而不驕;之娘家貧,而不諂。

 

歸寧,則乳其子,歸亦然。

 

郡守表彰其家門曰「二難」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和睦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賈彪辦案以違背常理者優先。】

 

賈彪新息長,民貧,多溺子不養。

時,城南有盜賊劫人者,城北有婦人殺子者。

出門查驗,吏引向南,怒曰:「賊寇害人,此則常理;母子相殘,逆天違道。」

遂北行,查治其罪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弟夫婦不供母食,隨即被雷電擊斃。】

 

龍游 姓兄弟二人,家距十餘里,五日一輪養母。

兄甚貧而弟稍饒。

 

時,輪兄供母,缺二日食,即語母曰:「食乏,且往弟家,後當補缺。」

母往,及門,弟不納,曰:「兄供未滿。」

母語以兄意,弟堅拒如初。

母聞飯熟,乞少許止飢。

弟密令妻取飯置床,覆以被。

母乃垂淚還。

 

母行未里許,雷電交發,弟死於堂,妻死於門。

鄰人視其床,飯尚蒸然在器也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孝順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虞允文為民解決問題,避免百姓因故溺死新生兒。】

 

南宋 虞允文彬甫隆興元年以敷文閣學士知掌太平州

 

舊制,民育子,需納添丁錢,歲額百萬。

歲凶或貧不能納錢者,生子多溺死不撫養。

允文憫之,為措置官項代補添丁錢,自此民生子皆育,戶口日增。

 

允文先無子,明年,妻、妾雙誕二男。

 

(清 李振庸, 韓玫, 鄧廷楨《安徽通志》

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救濟》

屈成霖《習是編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塾師心地正直,躲過命劫,不久即金榜題名。】

 

某指揮使聘師教子。

師病,寒欲發汗,令徒取被。

徒取其母臥被來,誤捲母鞋一隻。

病已,還被,而鞋墮床下,師徒皆不知。

 

指揮使來視疾,見鞋,疑妻與師通。

夜訊妻,妻不服。

指揮使令婢騙師以妻命邀之,己持刀於婢後,俟門啟,欲殺師。

師聞叩門,問何事。

婢告以主母命邀。

師怒曰:「是何言歟?明晨,告汝主人,將治汝罪。」

指揮使復迫其妻親往。

師固拒之曰:「我由東翁聘居西塾,豈敢暗行惡事哉?請速回步。」門終不啟。

(註:東翁:塾師對主人的敬稱。)

 

明日,師辭欲去,指揮使始釋懷,為師述昨夜事始末,歉謝其誤。

師隨登第。

 

(清 史潔珵《德育古鑑-性行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