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因果 (39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憑玄嗣不信舍利功德又燒毀佛像,立刻出現惡報。】

 

岐州 岐山縣 華陽鄉 王莊村 憑玄嗣,原本粗獷,不信佛法。

母兄因有舍利從東都來,欲往瞻禮,玄嗣不許往。

母兄不從其語,至舍利所禮拜訖,還家。

玄嗣怒曰:「此有何功德?若舍利有功德,家中佛像亦有功德。」

即取像燒之,看有何靈驗。

母兄救之,已燒下半。

時,玄嗣忽倒,後醒曰:

「忽到一處,似是地獄。

 有大鳥飛來,啄睛啖肉。

 又入大火坑,燒烙困苦。

 以手摩面,眉鬚墮落。

 目看天地,全無亮光。」

親屬傍看,曰:「汝自造罪,無可代者。」

玄嗣不應,但曰:「火燒我心!」並東西馳走。

又似被打之狀,悲慟號哭。

又稱:「懺悔,懺悔!」

日夜唯走,不曾止住。

 

至二月十三日,親屬帶至佛寺。

時,京邑大德行虔法師為眾說法,有百餘僧在。

另有比丘尼數百,及居士五、六千人。

大眾咸見玄嗣在舍利前五體投地,號哭懺悔不信之罪。

又懺犯尼淨行,打罵眾僧,盜食僧果等罪。

 

(唐 道宣《集神州三寶感通錄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李惟燕擱淺,因誦《金剛經》而脫險。】

 

建德縣李惟燕,年少即誦持《金剛經》。

 

天寶年末,惟燕餘姚郡參軍。

期滿北歸,過五丈店

上虞江壩堤破,水竭。

時夜晦暗,四下無人。

此路本多劫盜,惟燕舟中有綾數百疋,懼為賊所取,乃持一劍,至船前誦經。

三更後,見堤上兩炬火,自遠而至,惟燕疑是村人。

火離船百步便退,復回。

惟燕心頗異之,便更大聲誦經,亦自思:「炬火,得非《金剛經》之力乎?」

時,堤內水竭而堤外水滿,惟燕便心念:「堤破,當得水助。」

半夕之後,忽聞船頭有流水聲,惟燕驚云:「堤寬數丈,何由得破?」

久之,覺船稍浮;及明,河水已滿。

正對船所,堤有一孔,大數尺,乃知係誦《金剛經》之助。

 

惟燕惟玉,任虔州別駕,見其兄誦經有功,乃效之。

後,泛舟出峽,水急櫓折,船將欲壞,惟玉乃極力唸經。

忽見一櫓隨流而下,遂得濟渡。

 

其族人亦常誦《金剛經》,遇安祿山之亂,伏於荒草。

賊將至,思得一雙鞋以利快走。

俄而,有物落其背,驚視,乃新鞋也。

 

(唐 戴孚《廣異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董青建出生時,已得四果,死後回陽向父述說其因緣。】

 

董青建之父董賢明,於蕭齊初(479),為越騎校尉。

 

當初,青建氏有孕時,夢有人語云:

「汝必生男,體上當有青痣,可名為青建。」

及生,如夢言,即名之。

 

青建有容止,美言笑,性寬和,家人未嘗見其有慍色,人咸異之。

至年十四,任州主簿。

建元年初(479),皇儲蕭賾鎮守樊漢青建為水曹參軍。

 

二年(480)七月十六日,青建臥病,自云必不癒。

至十八日,臨亡前,坐起,謂母曰:

「罪盡福至,牽累永絕;願母自制,不須憂念。」

青建即大哭七聲,聲盡而絕。

 

本將葬於屋前,其夜,靈語云:

「生死異道,勿葬屋前,自有造像道人來迎喪者。」

明日,果有僧來,名曇順,即依靈語,向曇順說之。

曇順曰:

「貧道住南林寺,造丈八像將成。

 賢子既有此感應,寺西有少許空地可葬。」

遂葬寺邊。

 

三日後,母與親戚十許人至墓所致祭。

於墓東,見青建如生,云:

「願母節哀回家,青建今還在寺住。」

母即止哭而還,全家菜食長齋。

 

至閏月十一日,父夢見青建云:「願父暫住東齋。」

賢明便香湯自浴齋戒,至東齋住。

 

至十四夜,賢明於眠中聞青建喚聲。

驚起,見青建在齋前,如生時。

父問:「汝住何處?」

青建云:

「自亡後,住練神宮中。

 滿百日,將生忉利天。

 青建不忍見父母兄弟哭泣傷慟;

 三七日中,禮佛菩薩,請四天王,故得暫來。

 願父母從今以後,勿復啼哭祭祀。

 母已發願求見青建

 母不久將命終,即共青建同生一處。

 父壽可得七十三;

 命終後,將三年受罪報,勤苦修道可免除之。」

父問:「汝夜來,哪有光明?」

「今與菩薩、諸天共下,此乃其身光。」

「汝天上識誰?」

「見車騎、 吳興、外祖父宗西河

 青建非僅生此家中。

 四十七年來,至今已七死。

 今生生時,已得四果。

 先世曾發七願,願生人間,故歷生死。

 今起永畢,得離七苦。

 青建臨終時,見七處生死,故大哭七聲,乃是與七家別離。」

「汝昔生誰家?」

「吏部江湛廣州 羊希吳興 張永、車騎王玄謨吳興 蕭惠明、給事梁季父等六家。

 唯此生十七年,餘處僅三、五年。

 今後,瘟疫年多,宜勤修功德。

 世人死後,生天者少,多墮三塗,精進勤修,可得免除。

 發願生天,亦得相見;但行若差錯,則無相見之期。」

「汝母憂憶汝,垂死,可見汝否?」

青建曰:

「不須相見,徒增煎苦而已,但依前語語之。

 諸天已去,不容久住。」

青建慘有悲色,忽然不見。

 

去後,竹林左右猶有香氣,家人亦聞餘香。

賢明遂出家,名法藏

 

(南朝齊 王琰《冥祥記》略釋)

 

註:

證初果者,須經七次死生,方證四果阿羅漢。

此即青建歷七世,於生時,即得四果之因;

也就是說當初發願時,已證初果。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秦穆公無意中污穢佛像,不僅生病,還夢見被天帝責備。】

 

秦穆公時(前659-621),扶風(今陝西內)獲一石佛。

穆公不識,棄馬坊中。

 

此像穢污,神瞋,令穆公患疾。

穆公又夢見上帝,極被責斥。

 

穆公覺,問侍臣由余

答云:

「臣讀古書:周穆王時(前十世紀),有化人來此土,云是佛。

 穆王信之,於終南山中天臺,高千餘尺,基址現在。

 又於蒼頡臺造神廟,名『三會道場』。

 公今所患,莫非佛為之耶?」

穆公聞,大怖,曰:

「吾近獲一石人,衣冠非今所制,棄之馬坊。

 將非此是佛耶?」

由余往視之,對曰:「此真佛也。」

 

穆公取像澡浴,置清淨處,像遂放光。

穆公又怖,謂是神瞋,乃宰三牲以祭之。

諸神棄之遠處。

穆公又大怖,以問由余

由余答云:

「臣聞:佛清潔不進酒肉,愛重眾生,如護一子。

 所有供養,燒香而已;所可祭祀,餅果之類。」

穆公大悅。

 

(唐 道宣《感通錄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釋僧明無辜被縛,因念觀世音而得脫。】

 

釋僧明北臺 石窟寺主。

 

氏之王天下,常疑僧為賊,收數百僧,互繫縛之。

僧明為魁首,以繩緊纏,從頭至足,剋期斬決。

 

僧明大怖,一心念觀世音

至半夜,僧明覺纏小寬,心私欣幸,精念彌切。

及曉,繩索都斷,既而得脫,逃逸奔山。

 

明旦,獄監來覓,唯見斷繩,知為神力,即以奏聞。

帝信僧明不返,遂全數釋放。

 

(唐 道宣《續高僧傳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武則天害死皇后,晚年即遭報復。】

 

武則天暮年,宮人多死,一月之間,已數百人。

乃召役鬼者王萬徹,使視宮中。

萬徹奏曰:「先皇以陛下久臨萬國,神靈不樂,以致此也。」

曰:「可奈何?」

萬徹曰:「臣能禳除之。」

乃施席於殿前,手持刀,口噴水,四向而咒。

有頃,萬徹曰:「皇帝至!」

萬徹乃詰問帝曰:

「天道有去來,時運有廢興。

 昔,皇帝佐助陛下,母臨四海,大弘姜嫄文母之化。

 遂受推戴,萬國歸心。

 此天意,非人事也。

 皇帝在天,陛下在世,幽明理隔。

 皇帝何以不識機緣,損害生人如此之酷哉?」

帝乃空中謂之曰:

「此非我意。

 此乃皇后訴冤得申耳。(註:皇后被武則天虐殺死。)

 何止後宮?

 將不利於汝君。」

及左右了了聞之。

默然改容,乃命撤席。

 

明年,五王援立中宗,遷上陽宮,遂以幽崩。

 

(唐 戴孚《廣異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彭子喬被拘,因誦《普門品》而獲釋。】

 

彭子喬益陽縣人,任本郡主簿,事太守沈文龍

 

時,子喬嘗出家,後雖還俗,猶常誦《觀世音經》。

 

初,建元元年,子喬因罪被繫在獄。

時,文龍盛怒,必欲殺之,防守加械稍嚴。

子喬雖憂懼,無復餘計,唯至誠誦經,至百餘遍。

 

後,子喬疲而晝寢,同繫者有十許人,亦俱睡臥。

湘西縣杜道策亦繫在獄,半睡半醒,不甚熟睡;

恍惚中,見雙白鶴來集子喬屏風上;

有頃,一鶴下至子喬邊,時又覺如美麗人形。

已而,道策起,見子喬雙械脫在腳外,而械栓猶在。

道策驚視始畢,子喬亦醒,共視械咨嗟。

子喬:「有所夢否?」

子喬曰:「不夢。」

道策乃說向才所見。

子喬雖知必釋,尚慮獄吏疑其欲叛,乃解脫械栓更著。

經四、五日,即蒙釋放。

 

王琰(作者)族兄王璉,親識子喬道策,聞二人說,皆同如此。

 

(南朝齊 王琰《冥祥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荀濟好唱反調,指佛教貪淫奢侈妖妄,後被活活燒死。】

 

荀濟子通,其先潁川人,世居江左

博涉眾書,志調矯俗。

梁武帝為布衣交。

及帝登位,仕不及之,荀濟負氣不服。

 

有稱其才於帝。

帝曰:「人雖有才,亂俗好反,不可用。」

荀濟以不得志,常懷悒怏二十餘載。

 

後,荀濟見帝信重佛教,寺像崇盛,便上書論佛教貪淫奢侈妖妄。

又譏:造同泰寺營費太甚,必為災患。

帝將誅之,荀濟逃至東魏

後為高澄所燒殺。

 

(唐 李延壽 《北史》唐 道宣《廣弘明集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某愛好狩獵,遇疾暴斃至陰間,因誦《金剛經》而放還。】

 

易州參軍某,性好狩獵,恆養鷹犬為事。

 

天寶年初,某於易州放鷹;

於叢林棘上,見一卷書,取視,乃《金剛經》。

自此發心持誦,數年間,已誦二千餘遍,然,狩獵不輟。

 

後,某遇疾暴卒,被追至地府。

見諸鳥獸環繞數畝,向己索命。

頃之,見王,王問:「罪何多也?」

某無以對。

王令所司領往審問。

有十人共至吏局。

吏令啟口,以一丸藥擲口中,便成烈火遍身;

須臾,灰滅,復成人形,如是六、七人。

某,累擲三丸而不見火狀,吏乃怪之。

復引見王,具以實白。

王問:「在生作何福業?」

某云:「初以狩獵為事。」

王重問。

答云:「在生之時,於易州棘上得《金剛經》,持誦已二千餘遍。」

王云:「正此滅一切罪。」

王命左右檢某福簿。

還白王,如某言。

王自令某誦經,才三紙,迴視庭中禽獸,皆不復見。

誦畢,王稱美之,又云:「誦二千遍,延十五年壽。」

遂得放還。

 

(唐 戴孚《廣異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氏重病,因常誦《法華經》,夢佛來治,即癒。】

 

劉宋 羅璵之妻氏,寧蜀人,其父費悅寧州刺史。

氏少即敬信,誦《法華經》數年,勤至不倦。

 

後,氏得病甚篤,苦於心痛,闔門遑懼。

氏心念:「我誦經勤苦,宜有善佑,願不於此致死。」

既而,睡臥食頃,如寤如夢,見佛於窗出手摩其心,應時痊癒。

一堂男女婢僕,悉睹金光,亦聞香氣。

 

羅璵堂妹即王琰(作者)外曾祖父,尚書中兵郎,費愔之夫人;

當時,問疾床前,亦具聞見。

於是大興信悟,虔戒至終,常以此瑞勸化子姪。

 

(南朝齊 王琰《冥祥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代酷吏王文同濫殺僧俗近千人,帝令斬之,百姓割食其肉。】

 

大業八年,煬帝遼東

王文同者,郊東 王堡人,帝勅之巡察北諸郡。

 

文同見僧眾齋戒菜食,以為妖妄,皆收繫獄。

 

河間郡文同召諸郡官人;

小有違遲者,輒皆覆面於地而捶殺之。

 

伺求僧眾相聚講論,及居士共為佛會者數百人;

文同以為聚結惑眾,盡斬之。

 

又悉裸僧尼,驗有淫狀非童男女者數千人,復將殺之。

 

郡中士女號哭於路,諸郡驚駭,各奏其事。

帝聞而大怒,遣使者達奚善意(複姓)馳拘文同,斬於河間郡,以謝百姓。

仇人開其棺,臠其肉而啖之。

 

(唐 魏徵等《隋書》道宣《廣弘明集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進士多拿妹夫錢,冥王令其還錢。】

 

進士嘗夢見數人來追,隨去。

至一城,入門有廳,室宇宏壯。

初不見人,逕升堂,側坐床角。

忽有一人持杖擊之,罵云:「何物新鬼,敢坐王床?」

逕走出。

頃之,門內傳聲:「王出。」

乃見紫衣人升坐。

入,王問:「何故盜妹夫錢?」

初不悟。

王曰:「汝與他賣馬合得二萬七千,汝多取三千。此非盜耶?」

須臾,見朱衣人至,為謝曰:

「此人尚有命,未合立即留住,但令送錢還耳。」

王限十五日;還錢不了,當更追對。

 

既覺,以夢是誕事,理不足信。

 

後十餘日,有磨鏡人至其家,自言善占。

家人使占,有驗,競以白

親至其所,問云:「何物小人,誑惑諸人?」

磨鏡人怒云:

「賣馬竊資,王令還錢。

 今限欲滿,不還一錢,王將追君。

 君何敢罵國士?」

驚怪是夢中事,因拜謝之,問:「何由知此?」

磨鏡人云:「前,朱衣相救者,是君曾祖,恐君更被追,故令我相報。」

言:「妹夫已死,錢無還所。」

磨鏡人云:「但施貧丐及散諸寺,云為亡妹夫施則可。」

如言散錢,即不追也。

 

(唐 戴孚《廣異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韓徽無罪受連累被關,以誦《普門品》而獲釋。】

 

劉宋 韓徽,居於支江

其叔,韓幼宗末為湘州府中兵。

 

順帝 昇明元年(477),荊州刺史沈攸之舉兵東下。

湘府長史庾佩玉擁兵自守,疑幼宗有貳心,殺之,戮及妻兒。

韓徽以侄繫於郡獄,刑具甚嚴,訊畢,將悉誅滅。

 

韓徽嘗學佛,頗諷《觀世音經》,惶迫無計,於是晝夜誦經。

方晝,而鎖忽自鳴,若燒石爆炸聲,即自裂解。

韓徽懼獄司謂其解截,急呼告之。

吏雖驚異,但更釘鍱。

韓徽如常諷誦,又經一日,鎖復鳴解,狀如前時。

吏乃具告佩玉

佩玉取鎖詳視,服其通感,即免釋之。

 

明年(478),佩玉為輔國將軍任候伯所殺。

 

(南朝齊 王琰《冥祥記》梁 沈約等《宋書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丁零兵將欲壞佛像,像發巨響降伏之。】

 

相州 鄴城中有丈六銅製佛立像一軀。

丁零主,志性凶悖,無有信佛,乃射像面。

像面中箭,血下交流;雖加瑩飾,血痕猶在。

 

又選五百力士,令挽仆地,消鑄為銅,擬充器用。

像乃口發大聲,響烈雷震。

力士失魂喪膽,倒地迷悶,怖不能起。

丁零兵將由是慚惶,歸信者眾。

 

丁零主後時患疾,被誅而死。

 

(南朝宋 劉義慶《宣驗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王宏抓兔子,卻摸到佛經,自此戒獵。】

 

王宏,少以漁獵為事。

天寶年中,嘗放鷹逐兔。

兔入穴,王宏隨以手探之,得《金剛般若經》一卷。

自此,遂不獵。

 

(唐 戴孚《廣異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袁廓被陰間召去補主簿缺,並見亡故父母。】

 

劉宋 袁廓,字思度陳郡人,元徽年中,為吳郡丞。

病少日,奄然如死,但餘息未盡。

經三日,而能動目,自說云:

 

 有使者來,稱人教喚,便隨去。

 至一大城,樓牆高整,階門崇麗,乃命進。

 主人南面,威飾冠首,有執刀者,指示坐。

 坐定寒喧,設酒菜等,種類形味,不異世中。

 

 酒數巡行,主人謂曰:「主簿有缺,故欲相屈。」

 知是陰間,乃固辭:

 「平凡淺薄,非所能堪;

  家少窮孤,兄弟零落,乞蒙恩放。」

 主人曰:

 「君以陰陽不同,故有辭耳。

  此間利祿待遇,勝君世中。

  殷勤之懷,甚欲共事,想必屈意,符所期也。」

 復固請曰:

 「兒女幼小,皆在齠齔,僕一旦恭任,養視無託。

  父子之戀,理有可矜。」

 即流涕稽首。

 主人曰:

 「君辭讓如此,何容相逼?

  願言不獲,深為歎恨。」

 就案上取一卷文書勾銷之。

 

 既而,謝恩辭歸。

 主人曰:「君不欲探望先亡乎?」

 乃遣人領行。

 

 經歷眾署,至一監獄。

 帶入內,斜往一角,諸屋聚集,而甚陋弊。

 次有一屋,見生母氏在內,容服不佳,甚異平生,見驚喜。

 門邊有一人,身面創傷,形類甚異,呼語。

 驚問其誰?

 母謂曰:「此嫡母夫人,汝不識耶?」

 夫人曰:

 「吾在世時,不信報應。

  雖無餘罪,因鞭打婢僕過重,故受此罰。

  亡後酷刑,幾無暫休,今特少寬耳。

  喚汝姊來,望能代己,竟無所益,徒為憂聚。」

 言畢涕泗。

 姊時亦在其側。

 

 有頃,使人復帶行。

 經數街巷,閭里整頓,似是民房。

 末有一宅,竹籬茅屋,見父披被著巾,憑案而坐。

 入門,父揚手遣曰:「汝即蒙釋,可速歸去,不須來也。」

 跪辭而歸。

 使人送至家而回。

 

後,任太子洗馬。

 

(南朝齊 王琰《冥祥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赫連勃勃凶暴殘殺,又令僧眾向之禮拜;後,人被雷擊死,墓也被雷劈開。】

 

佛佛虜(即赫連勃勃)破冀州,境內僧俗,咸被殲戮,凶虐暴亂,殘殺無厭。

爰及關中,死者過半,婦女嬰稚,積骸成山,縱其害心,以為快樂。

 

勃勃自言:「佛佛是人中之佛,堪受禮拜。」

便畫佛像,佩之背上,當殿而坐,令國內僧眾向背禮像,言:「即是拜我。」

 

後,勃勃出遊,風雨暴至,雷電震吼,霹靂而死。

既葬之後,又就塚霹靂其棺,引屍出外,題背為「凶虐無道」等字。

國人慶快,嫌其死晚。

 

(南朝宋 劉義慶《宣驗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李昕善誦神咒,鬼畏之。】

 

李昕,善持《千手千眼咒》。

 

有人患瘧鬼,李昕乃咒之。

其鬼現形,謂其人曰:「我本欲大困辱君,為懼李十四郎,不敢復作。」

十四郎,即李昕也。

 

李昕家在東郡,客遊河南

其妹染疾死,數日後甦,說云:

「初被數人引入墳墓間,復有數十人欲相凌辱。

 其中一人忽云:

 『此李十四郎妹也,汝輩欲何之?

  今李十四郎已還,不久至舍。

  彼善人也!

  如聞吾等取其妹,必以神咒相困辱,不如早送還之。』

 乃送女回舍。」

女活後,李昕亦到舍。

 

(唐 戴孚《廣異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釋智達未依規定誦戒,病死至地獄被火燒。】

 

劉宋 釋智達益州 索寺,行頗粗俗,而善經唄。

元徽三年六月,時年二十三,病死,身暖不殮,至三日旦能言,自說:

 

 初,見兩人著黃布褲褶,一人立於門外,一人逕至床前曰:

 「上人應去,可下地也。」

 智達曰:「貧道體弱,不堪行走。」

 此人復曰:「可乘輿也。」言畢而輿至。

 智達既登之,意識恍然,不復見家人、屋及所乘輿。

 四望只見荒野,路途艱危,不得休息。

 

 至一朱門,牆門甚華,智達入至堂下。

 堂上有一貴人,朱衣冠幘,坐於床,姿貌嚴肅,甚有威容。

 左右兵衛百許人,皆朱衣拄刀,排列嚴整。

 貴人見智達,乃正色曰:「出家之人,何宜多過?」

 智達曰:「有識以來,不憶作罪。」

 問曰:「誦戒廢否?」

 智達曰:「初受具足戒時,實常習誦;近常赴齋講誦經,故於誦戒,時有虧廢。」

 復曰:「出家不誦戒,非罪又為何?可且誦經!」

 智達即誦《法華經》,三品而止。

 貴人敕拘捕智達者曰:「可送置惡地,勿令太苦。」

 二人即帶智達離去。

 

 行數十里,稍聞轟鬧聲,而前路轉暗。

 次至一門,高數十丈,色甚堅黑,乃鐵門也,牆亦如是。

 智達心自念:「經說地獄,此其是矣!」

 乃大恐怖,悔在世時,不修業行。

 至大門裡,鬧聲轉大,久聽,方知是人喊叫聲。

 門裡轉暗,無所復見。

 

 時,火光乍滅乍揚,見有數人反縛前行,後有數人執叉叉之,血流如泉,其中一人乃智達之堂伯母。

 彼此相見,意欲共語,有人急拉之,無暇得言。

 

 入門約二百步,見有一物,形如米囤,高約丈餘。

 二人執智達,擲置囤上。

 囤裡有火,燒智達身,半體皆爛,痛不可忍。

 智達自囤墜地,悶絕良久。

 

 二人復帶智達走。

 見有十餘鐵鑊,皆煮罪人。

 人在鑊中,隨沸出沒,鑊側有人,以叉刺之。

 或有攀鑊出者,兩目沸凸,舌出尺餘,肉皆煮爛,而猶不死。

 諸鑊皆滿,唯有一鑊尚空;

 二人謂智達曰:「上人應立即入此中。」

 智達聞言,肝膽塗地,乃請之曰:「君聽貧道禮佛。」

 便至心稽首,願免此苦。

 伏地食頃,祈悔特誠。

 

 既而,智達四望,無所復見,唯見平原茂樹,風景清明,而二人猶導智達行。

 至一樓下,樓形高狹,才得容坐,上有人謂智達曰:「沙門現受輕報,殊可欣也。」

 智達於樓下,忽然不覺,還就其身而甦。

 

後,智達仍住索寺,齋戒愈堅,禪誦彌固。

 

(南朝齊 王琰《冥祥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鄭鮮因奉佛而延壽。】

 

鄭鮮,字道子,善相法,自知命短且無可延。

 

一日,夢見一僧問之:「須延命也?」

又曰:「可於六齋日放生念善,持齋奉戒,可以延齡得福也。」

鄭鮮因此信奉佛法,遂獲長壽。

 

(南朝宋 劉義慶《宣驗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