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智達未依規定誦戒,病死至地獄被火燒。】

 

劉宋 釋智達益州 索寺,行頗粗俗,而善經唄。

元徽三年六月,時年二十三,病死,身暖不殮,至三日旦能言,自說:

 

 初,見兩人著黃布褲褶,一人立於門外,一人逕至床前曰:

 「上人應去,可下地也。」

 智達曰:「貧道體弱,不堪行走。」

 此人復曰:「可乘輿也。」言畢而輿至。

 智達既登之,意識恍然,不復見家人、屋及所乘輿。

 四望只見荒野,路途艱危,不得休息。

 

 至一朱門,牆門甚華,智達入至堂下。

 堂上有一貴人,朱衣冠幘,坐於床,姿貌嚴肅,甚有威容。

 左右兵衛百許人,皆朱衣拄刀,排列嚴整。

 貴人見智達,乃正色曰:「出家之人,何宜多過?」

 智達曰:「有識以來,不憶作罪。」

 問曰:「誦戒廢否?」

 智達曰:「初受具足戒時,實常習誦;近常赴齋講誦經,故於誦戒,時有虧廢。」

 復曰:「出家不誦戒,非罪又為何?可且誦經!」

 智達即誦《法華經》,三品而止。

 貴人敕拘捕智達者曰:「可送置惡地,勿令太苦。」

 二人即帶智達離去。

 

 行數十里,稍聞轟鬧聲,而前路轉暗。

 次至一門,高數十丈,色甚堅黑,乃鐵門也,牆亦如是。

 智達心自念:「經說地獄,此其是矣!」

 乃大恐怖,悔在世時,不修業行。

 至大門裡,鬧聲轉大,久聽,方知是人喊叫聲。

 門裡轉暗,無所復見。

 

 時,火光乍滅乍揚,見有數人反縛前行,後有數人執叉叉之,血流如泉,其中一人乃智達之堂伯母。

 彼此相見,意欲共語,有人急拉之,無暇得言。

 

 入門約二百步,見有一物,形如米囤,高約丈餘。

 二人執智達,擲置囤上。

 囤裡有火,燒智達身,半體皆爛,痛不可忍。

 智達自囤墜地,悶絕良久。

 

 二人復帶智達走。

 見有十餘鐵鑊,皆煮罪人。

 人在鑊中,隨沸出沒,鑊側有人,以叉刺之。

 或有攀鑊出者,兩目沸凸,舌出尺餘,肉皆煮爛,而猶不死。

 諸鑊皆滿,唯有一鑊尚空;

 二人謂智達曰:「上人應立即入此中。」

 智達聞言,肝膽塗地,乃請之曰:「君聽貧道禮佛。」

 便至心稽首,願免此苦。

 伏地食頃,祈悔特誠。

 

 既而,智達四望,無所復見,唯見平原茂樹,風景清明,而二人猶導智達行。

 至一樓下,樓形高狹,才得容坐,上有人謂智達曰:「沙門現受輕報,殊可欣也。」

 智達於樓下,忽然不覺,還就其身而甦。

 

後,智達仍住索寺,齋戒愈堅,禪誦彌固。

 

(南朝齊 王琰《冥祥記》略釋)

arrow
arrow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