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Aug 02 Sun 2015 20:00
  • 法建

西魏北周高僧釋法建的故事。】

 

釋法建俗姓廣漢 雒縣人。

益州 五層寺,常誦經典。

 

時,武陵王 蕭紀成都稱帝(552-553)。

西魏遣將軍尉遲迥(複姓)來伐

既破,城內名僧皆被拘禁。

 

至夜,忽見光明,即遣人尋光。

乃見諸僧皆睡,唯法建端坐,背誦佛經,光從口出。

聞,自到法建處,頂禮坐聽,至旦始休。

問曰:「法師昨夜所誦何經?」

答曰:「《華嚴經》下帙十卷。」

「何不從頭誦之?」

「貧道依次誦到此。」

「法師能背誦多少?」

「貧道發心欲誦全藏,但多懈怠,今始記誦千卷。」

驚疑不信,將欲試之,曰:「屈請總誦一遍,應不勞損耶?」

法建報曰:「讀誦經典乃僧之常事,豈憚勞苦?」

 

乃設高座,令僧眾執本逐聽。

法建登座背誦,有如急流注壑。

專注者,才聞餘音;疏意者,空望塵跡。

七日七夜,數已滿千,法建猶未止。

起謝曰:「弟子兵將不得久停,請從此辭。」

諸僧並皆釋放。

 

既出,歎息曰:

「自如來滅後,阿難號為總持,豈能過此?

 中因有如此人,所以常保安樂。

 奇哉,奇哉!」

 

後,法建年八十而終。

 

(唐 道宣《續高僧傳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釋僧明無辜被縛,因念觀世音而得脫。】

 

釋僧明北臺 石窟寺主。

 

氏之王天下,常疑僧為賊,收數百僧,互繫縛之。

僧明為魁首,以繩緊纏,從頭至足,剋期斬決。

 

僧明大怖,一心念觀世音

至半夜,僧明覺纏小寬,心私欣幸,精念彌切。

及曉,繩索都斷,既而得脫,逃逸奔山。

 

明旦,獄監來覓,唯見斷繩,知為神力,即以奏聞。

帝信僧明不返,遂全數釋放。

 

(唐 道宣《續高僧傳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ug 01 Sat 2015 20:00
  • 普圓

北周高僧釋普圓的故事。】

 

釋普圓,於北周武帝之初(~561),來遊長安

容姿美,身魁偉,有丈夫之神采。

遊歷名山大川,多修苦行。

常坐修定,用心專至,不覺晨夕。

默誦《華嚴經》,初無人知;弟子侍讀,後乃知之。

 

普圓樂行慈濟,利益為先。

有依止者,便予引導,示語行要,令遵苦節。

 

有時,普圓乞食,暫往村落,多依林墓靜處思惟。

夜有強鬼,形極可畏,四眼六牙,手持曲棒,身毛垂下,逕至其前。

普圓注目觀之,都無怖畏,不久便退。

 

後,於郊南樊川,有惡人向普圓乞頭。

普圓將斬予之,彼又不取而止。

復乞眼。

普圓即欲挖施,復不受而止。

又索手。

普圓以繩繫腕於樹,齊肘斬斷予之。

遂昏迷倒地而亡。

村人哀其苦行,收葬修塔。

 

(唐 道宣《續高僧傳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武則天害死皇后,晚年即遭報復。】

 

武則天暮年,宮人多死,一月之間,已數百人。

乃召役鬼者王萬徹,使視宮中。

萬徹奏曰:「先皇以陛下久臨萬國,神靈不樂,以致此也。」

曰:「可奈何?」

萬徹曰:「臣能禳除之。」

乃施席於殿前,手持刀,口噴水,四向而咒。

有頃,萬徹曰:「皇帝至!」

萬徹乃詰問帝曰:

「天道有去來,時運有廢興。

 昔,皇帝佐助陛下,母臨四海,大弘姜嫄文母之化。

 遂受推戴,萬國歸心。

 此天意,非人事也。

 皇帝在天,陛下在世,幽明理隔。

 皇帝何以不識機緣,損害生人如此之酷哉?」

帝乃空中謂之曰:

「此非我意。

 此乃皇后訴冤得申耳。(註:皇后被武則天虐殺死。)

 何止後宮?

 將不利於汝君。」

及左右了了聞之。

默然改容,乃命撤席。

 

明年,五王援立中宗,遷上陽宮,遂以幽崩。

 

(唐 戴孚《廣異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Jul 31 Fri 2015 20:00
  • 曇顯

東魏北齊高僧釋曇顯的故事。】

 

釋曇顯,又名佛俊東魏時(534-550),遊於都,棲泊僧寺,居無定所。

 

講經法會,曇顯必至,須釋深義時,曇顯輒自解說,後便捨而赴餘講;

及後,又解至密理,曇顯便又已在聽。

時人以此奇之。

 

曇顯儀服猥濫,貌相非潔,頻受輕慢,人皆不納。

釋法上深知其遠識,常私惠其財,資以飲食。

曇顯或因昏醉,臥於道邊,或復清醒,整其威儀。

 

先,南梁之初,武帝 天監三年(504),勅捨道教。

道士陸修靜徒屬不勝其憤,遂走入北魏

傾金散玉,贈諸貴族,託以期望,冀興道法。

 

北齊祚興,文宣帝 天保年中(550-559),佛、道互競優劣。

修靜徒屬妄加穿鑿,廣製齋儀,耗費極繁,意在王者遵奉。

文宣帝疑惑,於天保六年(555)九月,勅召僧眾與道士對較道術。

 

爾時,道士咒僧衣缽,或舉或轉;或咒方樑,橫豎於地。

眾僧不曾學方術,默無一對。

時,士女喧閙,貴賤移心,皆以道徒為勝。

道士乃高談自誇,矜炫道術,唱言曰:

「神通權現,抑挫強侮。

 沙門現一,我當現二。

 今薄示微術,僧皆屈退,眾人可見。」

帝遂命昭玄統(當時最高僧官)法上與道士較量。

法上曰:

「方術小伎,俗儒恥之,況出世者?

 雖然如此,帝命相拒,豈得無言?

 可令最下座僧對之。」

時,曇顯位居末席,酒醉正酣。

眾僧皆憚,既是上統所遣,不敢有諫。

 

曇顯乃由兩人扶持登座,立而笑語道士云:

「向才誇『現術一之予二』者,深有其理。」

即於座上翹足而立曰:「吾已現一,卿可現二。」

道士皆無言以對。

 

曇顯曰:「向才咒諸衣物飛舉者,試卿術耳。」

即命取僧稠禪師衣缽,請道士咒之,遂皆無動搖。

帝勅十人舉之,不動如故。

曇顯乃輕取彼衣置樑,再請道士咒之,仍定貼無驗。

諸道士等相顧無顏,猶以言辯為勝,乃曰:

「佛家自號為內。

 內,則小也。

 言道家為外。

 外,則大也。」

曇顯應聲曰:「若然,則天子處內,定小庶人矣!」

道士緘口無言。

 

文宣帝在座,目驗臧否。

道徒爾日多捨邪從正,由法上濟度出家。

未發心者,勅令剃度。

自號神仙者,令上三爵臺投身飛行,遂悉委屍於地。

有不從者,斬首,其數非一。

偽妄皆伏,帝乃下詔曰:

「法門不二,真宗在一;求之正路,寂泊為本。

 祭酒道者,世中假妄;俗人未悟,仍有祇崇。

 酒麴是味,清虛焉在?肉脯斯甜,慈悲永隔。

 上異仁祠,下乖祭典;宜皆禁絕,不復遵事。

 頒勒遠近,咸使知聞。」

於時,境一心奉佛,國無兩事。

 

後,曇顯潛遁人世,不知所之。

 

(唐 道宣《續高僧傳》《廣弘明集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