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un 18 Thu 2015 20:00
  • 淨秀

比丘尼釋淨秀的故事。】

 

釋淨秀俗姓安定 烏氏人。

祖父梁疇道度為征虜司馬,父梁粲之龍川縣都鄉侯,淨秀為第四女。

 

淨秀幼而聰睿,好行仁慈;

七歲時( 元嘉年初),家中請僧誦《涅槃經》,聞「斷魚肉」句,即自然持素;

不敢令二親知,若得鮭鱔,自密棄之。

 

淨秀依外國沙門普練受五戒,精勤奉持,不曾違犯。

時,淨秀禮拜、讀誦,晝夜不休。

至能書寫,常自寫經。

所有資財唯作功德,不營俗好;不衣錦繡,不著粉黛。

 

淨秀年十二便求出家,父母禁之。

至二十九歲( 元嘉年間,約446),方得聽許,出家為青園寺 業首比丘尼弟子。

竭誠事師,猶懼不及。勤修三業,夙夜匪懈。

僧差眾役,每居其首。勤劬跋涉,用心職事。

善神敬護,常在左右。

 

時有先生,世呼神人;見淨秀,即預言:「此尼當生兜率天。」

 

淨秀嘗三人同坐佛殿內。

忽聞空中聲如牛吼。

二人驚怖,唯淨秀淡然。

淨秀還房取燭。

始登階,復聞空中語曰:「諸尼避路!淨秀禪師歸。」

 

他日,與數人坐禪房中。

一尼鼾眠,睡中見有一長人,頭至屋棚,語曰:「勿驚淨秀尼。」

 

後時,與諸尼同坐。

一尼暫起,還時,見一人止之曰:「莫擾淨秀尼。」

 

淨秀舉止必遵律範。

欲請法師講《十誦律》,只有錢一千,憂事不成。

夜夢見眾鳥,各乘軒車,大小稱形,同聲唱言:「我當助淨秀尼講。」

及至營辦,有七十施主爭設妙供。

 

後,淨秀又請法穎律師重講《十誦律》。

開題之日,澡罐中水自然香馥。

其日淨秀入座,更無餘伴。

淨秀即速起,懼犯獨戒,以此諮問律師。

律師答言:「不犯。」

 

淨秀觀諸尼未全如法,即自責己行不正不能導眾而深自懺悔。

合眾見之,悉共思過,慚愧懺謝。

 

大明六年(462),師業首卒。

青園寺徒眾悟解不同,淨秀乃思別立住處,盼得外嚴戒行,內安禪修之處。

大明七年八月,南昌公主及黃修儀共施地以立精舍。

淨秀麻衣藿食,自執泥瓦,日夜盡勤,製龕造像,無所不備。

同住十餘人皆以禪定為業。

泰始三年(467),明帝乃勅名禪林院

 

淨秀手寫眾經,別立經架,置在堂內。

感得龍王二兄弟現身終日,以示擁護,相識者往來無不見之。

 

淨秀每奉請聖僧,果食上必有異跡。

 

淨秀嘗行七日供養。

禮懺訖,攝心觀想,即見二僧舉手共語。

一稱彌呿羅,一稱毘呿羅

所著袈裟色如熟桑椹。

淨秀即以泥染衣,令色如所見。

於是遠近尼僧皆模倣之。

 

他日,淨秀阿耨達池五百阿羅漢。

復請罽賓國五百阿羅漢。

 

淨秀又請京邑大德二旬無遮大會。

第二日,見一僧來,合眾皆疑,即請問之。

云:「從罽賓來,至此已一年。」

使人密視之,多人共見僧食畢從宋林門出,始行十餘步,忽然不見。

 

淨秀多次遇疾,恆有瑞相,病即速癒。

或見大光明,或見寶塔從地出,或見彌勒與諸聖人,或得涼風,或得妙藥,或聞異香,或見虛空藏菩薩。

其諸瑞異,皆類此也。

 

文惠太子、竟陵 文宣王厚相禮待,供施無廢。

 

後,淨秀年老力弱,不復能行, 天監三年勅聽許乘輿至內殿。

 

天監五年(506)六月十七日,淨秀苦於心悶,不復飲食。

六月十九日,彭城寺 慧令(或言惠全)法師夢見:

 一殿嚴麗非常,謂是兜率天宮,見淨秀在其中。

 慧令即囑之:「得生好處,勿忘將接。」

 淨秀曰:「法師是大丈夫,弘通經教,自應居勝地。」

至七月十三日,病稍緩,淨秀自云夢見幡、蓋、樂器在佛殿西。

二十二日,請相識僧齋會以道別。

二十五日,云:「見十方諸佛遍滿空中。」

二十七日,自云:

「上兜率天見彌勒及諸菩薩皆黃金色。

 自手中有一琉璃淨瓶,高三尺許,以上彌勒

 彌勒即放光照我身。」

八月,淨秀體轉惡,不復說餘事,但云:

「有三十二童子,一名功德天,二名善女天,是迦毗羅神所領,恆在左右,供我驅使。」

未久,淨秀卒,年八十九。

 

(梁 沈約《南齊禪林寺尼淨秀行狀》

寶唱《比丘尼傳》

南宋 志磐《佛祖統紀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陶侃推舉庾亮,但庾亮卻殺其子陶稱,不到一年,庾亮就死了。】

 

東晉 咸康五年,庾亮誅殺陶稱

後於其年冬節宴會上,文武數十人忽然悉起向階拜揖。

庾亮驚問其故。

並云:「公來。」

公是陶稱之父陶侃也。

庾亮便亦起迎。

公謂庾亮曰:

「老僕舉薦君以自代。

 君不思此恩,反戮我兒。

 故來相問,陶稱何罪?

 已得訴於天帝矣!」

庾亮不得一言,遂臥病,咸康六年一月死。

 

(南北朝 顏之推《還冤志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Jun 17 Wed 2015 20:00
  • 德樂

劉宋蕭齊比丘尼釋德樂的故事。】

 

釋德樂俗姓毘陵人,高祖孫毓東晉 豫州刺史。

德樂出生即有二牙;及長,不需燈燭,暗室能見物。

 

幼時,德樂即願離俗,父母愛惜而不敢遮;

至八歲,姊妹同時入道,為晉陵 尼弟子。

受具足戒後,同遊學京師,住南永安寺

篤志精勤,窮研經律,宋文帝善之。

 

元嘉十一年,德樂僧伽跋摩重受具足戒。

至二十一年,移居東青園寺,諮請深禪,窮究妙境。

 

文帝崩,德樂東遊會稽,止於剡縣 白山 照明精舍

時,學眾雲集,德樂從容教授,道盛東南。

 

陳留 阮儉為篤信士,捨宅立齊興精舍,請德樂綱紀寺務。

大小悅服,遠近欽風,皆願依止,徒眾二百餘人。

德樂不聚嚫施,歲建大講,僧尼不限,平等資供。

 

後,德樂卒時,年八十一。

 

(梁 寶唱《比丘尼傳》略釋)

 

註:因傳中所載年份有不合之處,故去之。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顧邁行船不順,誦《普門品》,即風浪轉小,又聞異香。】

 

劉宋 顧邁吳郡人,為衛府行參軍,奉持佛法甚為恭謹。

元嘉十九年,顧邁自都還廣陵

石頭城出發,便逆湖行舟,北風未停,而舟人務進。

既至中江,波浪方壯。

顧邁單船孤征,憂危無計,乃誦《觀世音經》;

十許遍,風勢即漸歇,浪亦稍小。

不久,中流屢聞奇香,芬馥不歇,顧邁心獨歡喜,故歸依持誦不輟,遂安然渡過。

 

(南朝齊 王琰《冥祥記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Jun 16 Tue 2015 20:00
  • 超明

劉宋蕭齊比丘尼釋超明的故事。】

 

釋超明俗姓錢塘人;父范先,少為國子生,世奉佛法。

超明幼即聰穎,雅有志向,讀五經,善文義,方正有禮,內外敬之。

 

年二十一,夫亡寡居,鄉鄰求嫂媒合;

超明誓而不許,遂出家,住崇隱寺,明曉玄理,清悟佛識。

 

吳縣 北張寺曇整法師道行精苦,超明乃從之受具足戒。

 

後,超明塗山,聽慧基法師講經,以便參究義旨。

一經於耳,散會不忘。三吳士庶,內外崇敬。

尋還錢塘,移住齊明寺

 

建武五年,超明卒,年六十餘。

 

(梁 寶唱《比丘尼傳》略釋)

文章標籤

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