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昔,阿育王信樂三寶,凡於靜處遇僧,不問長幼,必下馬頂禮。

有一臣耶賒不信佛,白王言:「此等僧眾是下種姓出家,大王何故頂禮?」

王默然。

 

後,王集諸臣,言:「汝等今取種種頭於市賣,但不得殺生,往尋自死者。」

即一一語臣,指示種種不同頭,而語耶賒:「汝取自死人頭賣。」

 

既而,餘頭皆售,唯有人頭,見者皆厭罵而遠避,無買者。

耶賒歸白王言:「我賣人頭,不能令售,反被呵罵。」

王言:「但免費贈送。」

耶賒即奉王教,入市欲贈人頭。

市人見已,復加罵辱,無肯取者。

 

耶賒慚愧而歸,合掌白王:「餘頭競相買取,唯人頭穢惡,贈送反被罵。」

王問耶賒:「汝賣人頭,何故不得售?」

「人所厭惡,無肯買者。」

「唯此一頭可厭或一切人頭悉可厭?」

「一切人頭悉可厭,非獨此頭。」

王復問:「若然,則我頭亦被人厭惡耶?」

耶賒默然,懼不敢答。

王言:「我今施汝無畏,以實而說,我頭亦可厭耶?」

「王頭亦爾。」

「實爾?」

「實爾,大王。」

王告耶賒

「既不分貴賤,人頭皆可厭,汝云何自恃豪貴種姓而欲阻我禮敬僧眾?

 種種頭中唯人頭見者咸厭,賣之無人買,贈送無人取。

 以此下賤頭換取功德,雖向彼屈申,無絲毫損失。

 

 汝只觀比丘種姓卑賤,不能見其內在實德。

 汝愚癡邪見,謂己為婆羅門種獨能解脫,餘種姓不得解脫。

 若為婚姻,當求種姓;若求善法,豈分種姓?

 求法者不應觀種姓。

 生於上等種姓,若造惡行,人皆呵責,此仍名下賤。

 種姓雖低,但內有實德,仍受人尊奉,此則名尊貴。

 心惡,則使形賤;意善,可令身貴。

 僧眾修諸善法,故應恭敬。

 

 汝未聞佛說「以三危脆法,換三堅固法」耶?(註)

 人死,即不能再修善法,故應知以此必壞之身換堅牢法。

 愚人不知分別堅與不堅法,臨死則生大怖畏。

 生時,即換取堅實善法,命盡時,終不悔恨。

 

 愚癡者方自言尊貴。

 我以佛法觀察,人身皮肉筋骨,貴賤悉同;差別唯外在衣服用具有異。

 智者宜勤作禮行善,此為換取堅牢法。」

《大莊嚴論經》摘釋

 

註:三不堅易三堅:

 一、不堅財易堅財:世間財,五家共有;功德財,永久不壞。

 二、不堅身易堅身:色身無常,法身不滅。

 三、不堅命易堅命:人命有長短,修行超越生死則常住不朽。

arrow
arrow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