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晉末宋初比丘尼釋慧木的故事。】
釋慧木俗姓傅,十一歲出家,受持沙彌尼戒。
慧木居梁郡 築弋村寺,始讀《大品般若經》,可日憶誦兩卷。
師慧超嘗建經堂,慧木至堂禮拜,輒見屋內東北角有一僧,身金色,著黑衣,足不履地。
慧木曾夢到西方,見一池多有蓮花,有諸化生人坐其中。
獨有一大花無人,慧木欲登,不覺出聲高大,其母謂其夢魘,驚起喚之。
其母年老無齒,慧木恆嚼食餵母。
因已過日中,故年將三十,慧木仍不受比丘尼戒。
母亡後,慧木自除草開壇,請師受大戒。
忽於壇所見天地晃耀,悉黃金色。
仰望西南方,見一天人衣色赤黃,離慧木或近或遠,後乃隱沒。
慧木凡見靈異,原不語人。
其兄亦出家,聞而欲知,乃誘曰:「汝修行多年竟無感召,可養髮,當為出嫁。」
慧木聞甚懼,謂為實,乃略言所見。
有靜稱尼聞其道德,交往親密,後,方便請問,慧木乃為具說。
慧木後與眾共禮無量壽佛,忽伏地不起,眾咸謂得眠。
有人遂踢而問之,慧木起而不答。
靜稱復單獨苦問,慧木乃云:
「當伏地之時,夢往至極樂世界。
佛為說《小品般若經》,已得四卷。
因被踢而醒,甚追恨之。」
元嘉十四年,慧木年已六十九。
(南朝齊 王琰《冥祥記》略釋)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