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尊始成佛,欲教化龍王,便至須彌山下,現比丘形,端坐思惟。

時有金翅鳥王入大海中捉一小龍,還須彌山頂欲食之。

小龍命未斷時,遙見比丘端坐思惟,至心求哀,尋即命終。

 

小龍後生舍衛國婆羅門家,端正殊妙,世所希有,名須菩提

年漸長大,智慧聰明無有及者,唯甚惡性。

凡見人及畜生便罵,未曾休廢,連父母親屬也厭患,無喜見者。

 

須菩提便捨家入山林中。

然見鳥獸及草木風吹動搖,亦生瞋恚,終無喜心。

時,有山神語須菩提言:

「汝今何故捨家來此山林中?

 既不修善,則無利益,徒自疲苦。

 今有世尊在祇洹中,有大福德,能教眾生修善斷惡。

 今若至彼,必能除汝瞋恚惡毒。」

須菩提聞語歡喜,問曰:「世尊今在何處?」

山神答曰:「汝但閉眼,我帶汝至世尊所。」須菩提即閉目。

 

須臾,須菩提開目,不覺自然在祇洹中。

見佛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光明普曜,如百千日,心懷歡喜,前禮佛足,退坐一面。

佛即為說瞋恚過患:愚癡煩惱,燒滅善根,增長眾惡,後受地獄果報,受苦不可稱計。設復得離,或作龍、蛇、羅剎、鬼神,心常含毒,更相殘害。

時,須菩提聞佛語已,心驚毛豎,尋自悔責,即於佛前懺悔罪咎,豁然得須陀洹果。

須菩提心懷喜悅,便求出家。

佛即聽許言:「善來比丘!」

須菩提鬚髮自落,法服著身,便成沙門。

精勤修習,得阿羅漢果,三明六通,具八解脫,諸天世人,所見敬仰。

 

時,諸比丘見已,白佛言:「世尊!今此須菩提比丘宿造何業,雖得為人卻常懷瞋恚,又值世尊,出家得道?」

世尊告諸比丘:

「汝等善聽,吾當為汝分別解說。

 此賢劫中,波羅奈國有佛出世號曰迦葉

 於彼法中,有一比丘常行勸化,一萬歲中,帶諸比丘處處供養。

 後,僧有少緣而不隨從,彼比丘便惡罵言:『汝等狠戾如毒龍。』語已即出。

 以是業緣,五百世受毒龍身,心常含毒觸擾眾生。

 今雖得人身,然宿習未除,故復生瞋。」

佛告諸比丘:「爾時勸化比丘惡口罵者,今須菩提是。由於爾時供養僧故,今得值我,出家得道。」

《撰集百緣經》摘釋

arrow
arrow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