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魏高僧釋曇曜的故事。】

 

釋曇曜,年少出家,堅貞儉約。

 

元魏 太平真君七年(446),太武帝誤信司徒崔皓與道士寇謙之,屠殺種,焚毀寺塔。

至庚寅年(450),太武帝患疾,心方悔悟,兼有白足禪師釋曇始來相啟發,即誅夷氏。

 

後,文成帝立(452),下令復興佛教。

即起塔寺,搜訪經典,三寶還興。

帝禮曇曜為師,於和平元年(460),敕為北臺之昭玄統(註:僧官名),統理僧眾。

 

曇曜請帝於京西武周山石壁開窟五所。(註:即為雲崗石窟之始)

各鐫一佛像,高者七十尺,次六十尺,雕飾奇偉,窮諸巧麗。

龕別異狀,駭動人神,龕之大者,舉高二十餘丈,可受三千許人。

東為僧寺,名曰靈巖寺,西頭尼寺,各可容千人。

 

和平三年(462),曇曜歎前滅佛,欣今重興;

故於北臺石窟通樂寺集諸德僧與天竺沙門吉迦夜譯經;

完成《淨度三昧經》、《付法藏傳》。

孝文帝 延興二年(472),新譯《雜寶藏經》,重譯《付法藏因緣傳》。

太和十年(486),譯《大吉義神咒經》。

 

後,不測其終。

 

(隋 費長房《歷代三寶紀》

唐 道宣《續高僧傳》《廣弘明集》

明佺等《大周刊定眾經目錄》略釋)

arrow
arrow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