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有比丘於一壞牆中見一大銅甕,其內裝滿金錢。

即示一貧窮優婆塞(註)言:「可取此寶作資生之用。」

優婆塞問言:「何時見此?」

比丘答:「今日始見。」

優婆塞言:

「我久見此錢寶,然我不用。

 因我若取,王聞之,我或至死,或被罰,或被繫閉。

 故我於此寶都無貪心,觀之如毒蛇。

 眾生迷於財寶,視之為珍玩,然財寶實是危害之物。

 人心無厭足,汝若憐憫我,應教我少欲法,云何以財寶示我?

 少欲知足能生大利益。

 多欲者諸根恆散亂,貪求無厭足而徒增苦惱。

 少欲人無貪求之苦,故心恆喜悅。」

比丘聞已,生希有想而讚言:

「善哉,善哉!真是丈夫。

 雖未著僧服,心已出家,能順從佛語,知少欲法。

 汝今居家有諸眷屬,正應營求,卻能讚歎少欲。

 汝所說乃令我慚愧。

 我今雖剃髮著法衣,表相形同沙門,然實不知沙門法而教汝多欲之事。

 佛經亦說少欲為沙門(註)之本。

 欲得佛法利益者,應當少欲。

 少欲無財物,可增長戒行、多聞、智慧,少欲法為出家者之法食。」

《大莊嚴論經》摘釋

 

註:

優婆塞: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。

沙門:勤修行、息煩惱之意,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。

arrow
arrow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