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僧杯度的故事。】

(1/2)

 

時,南州 家頗有衣食,杯度至其家,甚見料理。

又聞京也有一杯度家父子五人咸不信;至京訪視,果與其家杯度同一形相。

即為設一合蜜薑及刀子、薰陸香、手巾等。

杯度即食蜜薑都盡,餘物猶在膝前。

父子五人疑是其家杯度,即留二弟留京守視,餘三人還家。

家中杯度如舊,膝前亦有香、刀子等,但不噉蜜薑為異。

杯度乃語云:「刀鈍,可為磨之。」

二弟自京還云:「彼杯度已至靈鷲寺。」

 

時,吳郡 朱靈期高麗還,船遇大風,漂流九日至一島,島上有山,甚高大。

登島,入山採薪,見有路,靈期乃帶數人欲沿路往乞。

行十餘里,聞磬聲香烟,於是共稱佛禮拜。

再行須臾,見一寺,甚光麗,多是七寶裝飾。

見有十餘僧,皆是石人,不動不搖,乃共禮拜而返。

行步少許,聞唱導聲,回寺再看,猶是石人。

靈期等相謂:「此是聖僧,吾等罪人,不能得見。」因共竭誠懺悔。

更往,乃見真人。

眾僧為靈期等設食,食味是菜,然香美不同世食。

靈期等食竟,共叩頭禮拜,乞助速還至鄉。

一僧云:「此離京二十餘萬里。但若心誠,不憂不速也。」

僧問靈期:「識杯度道人否?」

答言:「甚識。」

僧即指北壁一囊掛、錫杖及缽云:「此是杯度物,今託君將缽予之。」

又作書信,置入函中,請靈期轉交。

另授一青竹杖言:「但擲此杖於船前水中,閉船靜坐,不假勞力,必令速至。」

於是靈期等辭別。

僧令一沙彌送至門上,語言:「由此道去,行七里便至船,不須走原路。」

靈期等如言西轉,行七里許即至船。

便如僧所言擲杖,唯見船從山頂樹上過,都不見水。

經三日,至石頭城 秦淮河而停,即不復見竹杖。

 

船行至朱雀門,見杯度騎大船欄上,以杖捶之曰:「馬,馬!何不行?」觀者甚多。

靈期等在船遙禮之。

杯度乃自下船,取書及缽。

開書視之,字無人識者。

杯度大笑曰:「要我還耶?」

即取缽擲空中,還接之云:「我不見此缽四千年矣!」

時,杯度多在延賢寺 法意處。

世人以此缽為異物,競往觀之。

當京之杯度騎欄之日,南州 杯度日早即出,至晚未還。

氏明旦見門扇上有青書六字:「福德門,靈人降。」字劣而可識,其家杯度遂絕跡矣。

京之杯度猶往來山邑,多行神咒。

 

時,庾常婢偷物而叛走。

四處追覓,皆不得擒,乃問杯度

杯度云:「已死在金城江邊空塚中。」

往看,果如所言。

 

孔寧子時為黃門侍郎,在官署患痢疾,遣信請杯度

杯度咒竟,云:「難瘥!見有四鬼,皆被傷截。」

寧子泣曰:「昔,孫恩作亂,家被兵破,二親及叔皆被傷截。」

寧子果死。

 

齊諧胡母氏病,眾治不癒。

後,設齋請僧,有僧聰道人勸齊諧杯度

杯度既至,一咒,病即癒。

齊諧即伏事杯度為師,為作傳記。

 

元嘉三年九月,杯度辭別齊諧,留一萬錢物,請代為營齋。

杯度行至赤山湖,患痢而死。

齊諧即為營齋,並接屍還,葬於建業覆舟山

 

吳興 邵信甚奉佛法,元嘉四年,得傷寒病,無人敢看,乃泣念觀音

忽見一僧來云是杯度弟子,語云:「莫憂!家師尋來相看。」

邵信云:「師已死,何得而來?」

道人云:「來復何難?」便自衣帶頭出約一合藥散。

邵信服之,病即瘥。

 

杜僧哀南岡下,昔曾伏事杯度

其兒得病甚篤,乃恨不得師神咒。

明日,忽見杯度來,言語如常;即為咒之,病者便癒。

 

元嘉五年三月八日,杯度復來齊諧家。

眾人見皆大驚,即起禮拜。

杯度語眾人言:「年當大凶,可勤修福業。法意道人甚有德,可助之修立故寺,以除災禍也。」

須臾,有一僧喚杯度

杯度便辭去云:「貧道當向之間,不復來也。」

齊諧等拜送殷勤,杯度於是絕跡。

 

(南朝梁 慧皎《高僧傳》摘釋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高僧傳 杯度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