晝暗山有證賢聖位而隱居之僧眾。

諸方國人聞已,往供養者眾。

 

時,有一長者帶諸眷屬往送供養。

有一乞女見已作念:「今諸長者送供至山,必欲作會,我當往乞。」便向山中。

既到山已,見前長者設種種饌供養眾僧,自思:「彼人先世修福,故今日富貴;今復重作功德,來世將更勝今日。我先世不作,故今世貧苦;今若不作,來世轉劇。」

女思惟此已,啼哭不樂,又自念言:「我曾糞中拾得兩錢,恒常寶惜,俟乞索不如意時,當貿飲食,用自存活,今當持以布施眾僧。使一二日不得飲食,即不便死。」

即伺僧食訖,以此兩錢布施。

 

彼山有僧法:有施者,維那僧前立,為之咒願。

 

爾時,上座不聽維那咒願而自咒願。

諸下座等深生嫌念:「得彼乞女兩枚小錢,上座自輕,為其咒願;平常見錢,何以不爾?」

 

不久,上座留半分食予此女人。

諸人見上座多予,人人多予。

時,此女得重擔飲食,極大歡喜:「我適布施,今即得報。」

即擔飲食出山,到一樹下眠臥。

 

時,王大夫人亡七日,王遣使者巡行國界,看誰有福德為夫人。

相師占言:「此黃雲蓋下必有賢人。」即相伴至彼樹下。

見彼女人顏色潤澤有福德相,樹為曲蔭,光影不移。

相師言:「此女人福德堪為夫人。」

使者即以香湯沐浴,予夫人衣服,不大不小與身相稱。

隨即千乘萬騎,左右導從,帶女至宮。

王見歡喜,心生敬重。

 

數日後,夫人自念:「我得此大福緣,以施錢故。今彼眾僧於我有大重恩。」

即白王言:「我先斯賤,王見拔擢,得為人次,許我報彼眾僧之恩。」

王言:「隨意。」

 

夫人即車載飲食及珍寶到彼山,施僧食訖,以寶布施。

時,上座不起,遣維那咒願,不自咒願。

王夫人言:「我昔兩錢,為我咒願;今車載珍寶,不為我咒願?」

諸年少比丘皆嫌上座。

爾時,上座即為王夫人演說正法言:

「我佛法中不貴珍寶,唯貴善心。

 夫人先施兩錢時,善心極勝;後施珍寶,我慢貢高,是以我今不為咒願。

 年少道人亦莫嫌我,汝當深解出家之心。」

諸年少道人各自慚愧,皆得須陀洹道。

王夫人聽法,慚愧歡喜,亦得須陀洹道。

《雜寶藏經》摘釋

arrow
arrow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