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北朝高僧釋法瑗的故事。】

 

釋法瑗俗姓隴西人,曹魏大臣辛毘之後。

長兄源明,仕北魏,為大尚書。

二兄法愛,亦為沙門,解經論,兼數術,為芮芮(即柔然)國師,俸以三千戶。

法瑗幼而闊達,倜儻殊群;路見貧寒,輒脫衣為惠。

 

法瑗出家,初事梁州沙門竺慧開為師。

慧開懿德通神,時人謂得初果。

法瑗曰:「汝情悟若此,必能綱總末化,宜盡力博聞,無得獨善。」

於是法瑗辭師遊學,經涉,去來

時值寇縱橫,鼎沸,法瑗冒險履危,學業無怠。

 

元嘉十五年,法瑗梁州,進成都

後又東適建業,依道場寺 慧觀為師。

法瑗篤志大乘,傍讀數論,外典墳素頗亦披覽。

後入廬山禪修,澄思五門,遊心三觀。

頃之,刺史庾登之請出山講說。

 

後,宋文帝訪覓能述公「頓悟義」者,登之法瑗聞,帝乃勅下都,使頓悟之旨重申宋代

何尚之聞而歎曰:「常謂公歿後,微言永絕。今日復聞塵外之談,可謂天未喪斯文也。」

 

帝勅法瑗南平穆王 之五戒師。

孝武帝即位,勅法瑗西陽王 子尚友。

法瑗辭疾不堪,久之獲免,因而廬於方山

注《勝鬘經》及《微密持經》。

論議之隙,時談《孝經》、《喪服》。

 

後,天保寺改構,請法瑗居之,故辭山出邑,綱維寺網。

刺史王景文往侯,正值法瑗講《喪服》;問論數番,景文稱善而退。

 

明帝湘宮寺新成,大開講肆,妙選英僧,勅請法瑗為法主。

帝乃親降法筵,公卿會座,一時之盛,觀者榮之。

 

後, 文惠太子又請居靈根寺,故法瑗移彼寺。

 

太尉王儉,門無雜交,唯待法瑗若師,書語盡敬。

 

法瑗 永明七年卒,春秋八十一。

 

(南朝梁 慧皎《高僧傳》略釋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高僧傳 釋法瑗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