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布施之行,惟在四意──慈心向彼、悲心追愍、喜彼成度、護濟眾生,雖施微薄:

其後所生天、上人中二道為常;所願自然,眼色、耳聽、鼻香、口味,身服上衣,心皆欣懌,不懼乏無也。

 

若施葌薄,心又不悅:

後得其福,福中之薄;官位、七寶得不足榮;處在薄中,心又慳儉不敢衣食,惴惴恰恰未嘗歡喜,腹飢身寒有似乞人,徒生徒死,無善以自祐也。

 

若施以好,心不懇誠,憍慠自恃,身不供恪,綺求華名,欲遠揚己:

後有少財,世人空稱以為巨億;內懼劫奪,衣常葌薄,食未甞甘,亦為空生空死;比丘未甞履其門,遠離三尊,恒近惡道。

 

惠以好物,四等敬奉,手自斟酌,存意三尊,誓令眾生逢佛昇天,苦毒消滅:

後世所生,願無不得,值佛生天,必如志願也。

《六度集經》

---------------

試釋:

 

此處佛陀列舉四種布施:施少心誠正、施少心不悅、施好心不誠、施好心誠敬。

 

第一,所施雖少,但心行正確,果報是來世常生人天中,眼耳鼻舌身意,六項所受皆佳。

 

第二,所施已少,而心又不悅,果報是得福薄少,即使得福,也不敢受用。

 

第三,所施雖好,但慠慢不恭、沽名釣譽,果報是空有虛福,與佛法僧三寶無緣。

 

第四,所施物好,具四無量心,恭敬自施,果報是值佛生天,所願皆成。

arrow
arrow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