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高僧釋慧遠的故事

(1/2)

 

初,佛經流傳東,多有未備,禪法無聞,律藏殘缺。

慧遠慨其缺,乃令弟子法淨法領等,遠尋眾經。

踰越沙雪,曠歲方還。皆獲本,得以傳譯。

 

道安,請曇摩難提譯出《阿毘曇心》。然其人未善言,故頗多疑滯。

後有罽賓沙門僧伽提婆,博識眾典,以 太元十六年來至潯陽

慧遠請重譯《阿毘曇心》及《三法度論》,於是二學乃興;慧遠並製序標宗,貽後學者。

慧遠孜孜為道,務在弘法。

每逢西域一賓,輒懇惻諮訪。

鳩摩羅什,即遣書通好。

慧遠翹勤弘道,懍厲為法,常致書,訪覈經典。

亦高其勝心,萬里響契。

 

後有弗若多羅來適關中,誦出《十誦律》本。

鳩摩羅什譯為文,三分始二,而棄世。慧遠常慨其未備。

及聞曇摩流支,復善誦此部。

慧遠乃遣弟子曇邕致書祈請,令於關中更出餘分。

故《十誦律》具足無缺,地獲本,相傳至今。

 

外妙典,關中勝說,所以來集茲土者,慧遠之力也。

外國眾僧咸稱地有大乘道士。

每至燒香禮拜,輒東向稽首,獻心廬岳

其神理之跡,故未可測也。

 

先,中土未有佛泥洹常住之說,但言壽命長遠而已。

慧遠乃歎曰:「佛是至極。至極則無變。無變之理,豈有窮耶?」

因著《法性論》曰:「至極以不變為性,得性以體極為宗。」

見論而歎曰:「邊國人未有經,便暗與理合,豈不妙哉!」

 

姚興欽德風名,歎其才思,致書慇懃,信餉連接。

贈以龜茲國細縷雜變像,以申款心。

又令姚嵩獻真珠像。

《大智度論》新出,即送論。

慧遠常謂:「《大智度論》文句繁廣,初學難尋。」

乃抄其要文,撰為《大智度論抄》二十卷。序致淵雅,使夫學者息過半之功矣。

 

後,桓玄殷仲堪,軍經廬山,邀慧遠虎溪

慧遠稱疾不堪,即自入山。

左右謂曰:「昔殷仲堪入山禮,願公勿敬之。」

答:「何有此理?仲堪生死人爾,吾誰類之?」

及至見慧遠不覺致敬。

問:「不敢毀傷,何以剪削?」

慧遠答云:「立身行道。」

稱善,所懷問難,不敢復言,乃問以征討之計。

慧遠不答,詰其故。

對曰:「軍旅之事未之學也。」

又問:「何以見願?」

慧遠云:「願檀越安隱,使彼亦無他。」

出山謂左右曰:「此人實乃生所未見,吾何怠之!」

 

後以震主之威苦相延致,乃貽書騁說勸慧遠登仕。

慧遠答辭堅正,確乎不拔,志踰丹石,終莫能迴。

俄而,欲沙汰眾僧,教僚屬曰:「沙門有能申述經誥,暢說義理,或律行修整,足以宣寄大化者留;其有違於此者,悉皆罷遣。唯廬山,道德所居,不在搜簡之例。」

慧遠遂與書,廣立沙汰條制,即從之。

 

成帝幼,庾冰輔政,以為沙門應敬王者。

尚書令何充、僕射褚翜諸葛恢等奏,不應敬禮,官議悉同。

等門下承旨為駁,同異紛然,竟莫能定。

姑孰,欲令盡敬,乃與慧遠書,具述其意。

慧遠懼大法將墜,報書懇切;又著《沙門不敬王者論》,辭理精峻。

有頃,篡位,即下書曰:「佛法宏大,所不能測。推奉主之情,故興其敬。今事既在己,宜盡謙光。諸道人勿復致禮也。」

自是,沙門得全方外之跡矣!

 

桓玄西奔,晉安帝江陵旋於京師。

輔國何無忌慧遠候覲,慧遠稱疾不行。

帝遣使勞問。

 

陳郡 謝靈運負才傲俗,罕所推崇;及一見慧遠,肅然心服。

慧遠內通佛理,外善群書,夫預學徒莫不依擬。

 

時,慧遠講《喪服經》。

雷次宗宗炳等並執卷承旨。

次宗後別著義疏,首稱氏。

宗炳因寄書嘲之曰:「昔與足下共於和尚間面受此義,今便題卷首稱氏乎?」

慧遠化兼道俗,斯類非一。

 

慧遠自卜居,三十餘年影不出山,跡不入俗。

每送客遊履,常以虎溪為界。

於淨土之修,克勤於念;澄心繫想,嘗三睹勝相。

慧遠沈厚,終亦不言。

後,慧遠般若臺之東龕,方由定起,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,圓光之中有諸化佛。

又見觀音勢至侍立左右。

又見水流光明,分十四支,一一支水,流注上下,自能演說「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」。

佛告慧遠曰:「我以本願力故,來安慰汝。汝後七日,當生我國。」

慧遠又見佛陀耶舍慧持曇順在佛之側,前揖慧遠曰:「法師之志在吾之先,何來之遲也?」

慧遠既目擊分明,又審精爽不亂,乃與其徒法淨慧寶等具言所見。

因告法淨曰:「始吾居此十一年,幸於淨土三睹勝相。今而復見之,吾生淨土,決矣!」

次日又謂法淨曰:「七日之期,斯其漸也。汝徒自勉,無為世間情累所拘也。」

 

慧遠 義熙十二年八月初示疾,至六日困篤。

大德、耆年皆稽首,請慧遠飲豉酒治病。

慧遠曰:「以酒療病,律無通文。」

眾又請飲米汁。

慧遠又曰:「日過中矣!」

又請以蜜和水為漿。

慧遠乃命律師披卷尋文。

卷未及半,而慧遠已終,春秋八十三。

門徒號慟,若喪考妣。道俗奔赴,轂繼肩隨。

慧遠遺命使露骸松下,同之草木。既而,弟子收葬。

 

初,慧遠善屬文章,辭氣清雅。席上談論,精義簡要。加以容儀端整,風采灑落。故圖像於寺,遐邇式瞻。

所著論、序、銘、贊、詩、書,集為十卷五十餘篇,見重於世。

 

(南朝梁 僧祐《出三藏記集》

慧皎《高僧傳》

宋 戒珠《淨土往生傳》略釋)

arrow
arrow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