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秦高僧曇摩流支的故事。

 

曇摩-流支(Dharma-ruci),意譯法希、法樂(音藥)西域人。棄家入道,以律藏馳名。於後秦 弘始七年秋,達關中

 

初,弗若多羅(功德華)誦出《十誦律》,未竟而亡。廬山 慧遠流支既善毘尼,欲得究竟十誦律部,乃遣書通好。流支既得書及姚興敦請,乃與鳩摩羅什共譯《十誦律》都畢。研詳考覈,條制審定,而猶恨文煩未善。既而化,竟不獲刪治。

 

流支長安大寺慧觀欲請下京師。流支曰:「彼土有人有法,足以利世。吾當更行無律教處。」於是遊化餘方。

 

(南朝梁 慧皎《高僧傳》略釋)

---------------

註:

同名僧有二,另一天竺人,晚約百年,屬元魏

竊思:十誦律部於中土似多障礙,實因漢地與四分律部較相應也。此即流支謂「彼土有人有法,足以利世」之意。

arrow
arrow

    Guo_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